肺囊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2-09-01

  胚胎发育期间,由原肠发生的肺芽逐渐发育形成支气管树和肺泡。在发育的早期阶段,肺芽是一逐渐演变为管状。如果胚胎发育障碍,索条结构不能演变为管状,远端原支气管组织与近端组织分离,逐渐形成盲管,管腔内分泌物不能排出,积聚膨胀形成粘液囊肿。

  肺囊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由于肺芽发育障碍的发生时间和部位不同,囊肿可以是单发或多发,如果肺芽索条状组织在尚未分支之前发育障碍则形成单发的、孤立的肺囊肿,如果肺芽发育障碍发生在支以后,则形成多发肺囊肿,如果一叶或多叶肺组织被蜂窝状的肺囊肿所占据,则称为囊肺。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大多数位于纵隔内,称为支气管囊肿。常见位于气管分叉或主支管附近,囊肿很少与气管直接相通,多半是紧邻气管或二者之间有一软骨瘘道。发生在小支气管分支阶段的发育障碍形成的囊肿,

  大部分位于肺组织,称为肺囊肿。

  肺囊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肺囊肿的囊壁厚度不同,内层由状或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组成。如有感染,可覆盖扁平上皮,部分为炎症肉芽组织;外层为结缔组织,包括弹性纤维、平滑肌纤维、粘液腺、软骨等组织。有些肺囊肿找不到粘液腺和软骨,但有明确的柱状和假复层纤毛上皮细胞等组织结构。这是因为囊肿发生在肺泡末梢支气管,所以仍然应该被诊断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由于肺囊肿没有吸收功能,囊壁组织中无炭末色素沉着,容易与天囊肿识别。先天性肺囊肿感染后,皮层损伤容易与后天性肺囊肿混淆。支管囊肿的囊壁也由假复层纤毛上皮、骨骼、平滑肌、纤维组织和粘液腺组成。个别支气管囊肿可发生恶性变化或支气管腺。一些囊肿,特别是那些与食道密切相关的肿,含有纤毛上皮、鳞状上皮或胃粘膜,偶尔在同一个囊肿内。

  囊肿形成后充满粘液,称为囊肿。囊肿中的液体可以是澄清液或血液或凝固血块。如果囊肿与支气管相连,但通道较薄,部分粘液排出,气体进入囊,可成为囊肿或液体囊肿。如果通道畅通,囊肿中的液体全部排出,囊完全充满气体,称为气肿。如果通道因感染而形成活瓣,则形成张力囊肿,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经常压迫正常的肺组织,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上需要与胸部相识别。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