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会引起手脚麻木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3-11-03

手脚麻木,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从医学角度看,麻,意味着感觉异常,属于刺激性症状。木,意味着感觉缺失,是1种破坏性症状。因此,麻木是从刺激症状到破坏症状的演变过程。手脚麻木,可能是暂时的感觉异常,也可能是严重疾病发出的信号。准确地判断导致手脚麻木的真实原因,才能避免病情延误。

1、糖尿病,特点是对称性麻木,类似戴着手套或穿着袜子的感觉,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因此,长期手脚麻木,首先应该想到检测血糖水平。控制这种麻木的对策,是将血糖指标控制在达标范围之内。

2、颈椎或腰椎疾病,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的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异常及疼痛,这类麻木可能与躯体位置变化有关,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坐着的时候,开始感觉手麻,活动颈椎,比如,颈部前屈或后伸的时候,症状有所好转。此外,这种麻木,可能同时伴随肌肉酸痛、头晕、耳鸣。

3、高血压,特别是血压突然升高时,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肢体血液流动受到影响,出现手脚发麻症状。

4、末梢神经炎,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维生素B1缺乏,引起手脚发麻。

5、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沉积,压迫神经,引起麻木或疼痛,特点是发生麻木的部位会不断变化。

6、动脉硬化,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导致肢体麻木,特点是1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持续几小时至几天。

7、中毒,比如,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出现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产生不可逆损害,产生手脚麻木。

8、饮食或药物因素,比如,厌食症患者,营养失衡,导致维生素缺乏,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经常使用抗感染药物或泻药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手脚麻木的病因复杂,需要引起警惕。比如,如果突然出现1侧肢体发麻,同时伴随头晕、视觉模糊、语言不清、协调能力变差等表现,可能是中风的征兆,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出现这类情况,需要考虑脑动脉狭窄或血栓脱落等危险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对于持续发生的手脚麻木,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由于用手操作增加,导致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肌肉萎缩,影响手部精细动作的执行能力,有些工作将没法坚持。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