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焦虑的心理现象。那么焦虑有什么危害?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解决危机,但如果焦虑过早就演变成精神疾病,不仅会伤害生活,而且还会引起不良的社会问题。
一些常见的焦虑现象,你有哪几种?
1、和现实关联不大的恐惧
莫名的害怕,或想到一些事情明知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感受上却非常担心,过度紧张没有具体的害怕的对象。
2、肌肉紧张身体不适
背部、胳膊、腰部出现不同程度紧张感并且肌肉僵硬酸痛。
3、消化系统的症状
肠胃对心理的压力会非常敏感,,一旦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胃肠道有可能会出现反应。形式多种,比如胃绞痛、腹泻、便秘等等。
4、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时间地点不定,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和觉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感觉,伴随着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手脚麻木等等。常常持续几分钟,症状会有所缓解直至消失。发作频率因人而异,一周超过2次可以判断为惊恐发作。
5、感觉心慌
每天都生活在众多的不确定当中,觉得自己很多事要去做,但每一件事都很难静下心去完成。对此感觉很痛苦,想改变,却无力。这种情况持续半年以上。
6、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并且睡眠浅,容易惊醒。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
7、反复倾诉,重温被伤害的场景
有的人遇到问题,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也会无数遍的和周围的人反复倾诉,这有可能是焦虑的迹象。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的患者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一样,会有类似的重温被伤害现象,大脑中反复出现当时受伤的场景,无法摆脱。
焦虑症会引起身体紧张和自主神经张力增加,经常导致胸闷,胸痛和心脏不适等心脏症状以及消化道疾病(例如胃肠炎),包括消化不良,胃胀和胃疼。有失眠和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当您感到焦虑时,不妨出去运动以缓解跑步,打球或练习瑜伽等。尝试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玩耍也可以共同做快乐的事情来帮助减轻焦虑感。
学会自我反省,某些焦虑症过度压抑了过去经历的情感体验和欲望。这时需要进行更多的自我反省,适当地向亲戚朋友倾诉或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发泄,并及时消除或减轻焦虑感。
心理咨询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分析其恐惧程度,然后对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进行反应,直到情况逐渐好转后,患者注意力将开始转移,预防疾病再次复发并维持周期不发作后的下一步治疗。
如果无法通过相关的心理咨询解决问题,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们将接受生物反馈训练。当情况再次稳定时,必须进行更深入和放松培训。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