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一个经常发生的病,且每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什么原因引起腰腿痛?
1、肥大性脊椎炎、增生性脊柱炎
椎骨退行性病变表现为骨质增生、边缘长骨刺,医学上称为肥大性脊椎炎、增生性脊柱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其特点是静止状态突然变换体位,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行走时疼痛加重,经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再活动过度疼痛又明显,进行热敷或休息后疼痛能缓解,感冒受凉或劳累后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感到腰部发僵。若增生的骨组织或椎间小关节增生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根,亦可引起腿部放射性疼痛。
2、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内容纳着脊髓和马尾神经,椎间孔中又走行着脊神经,这些神经分管着下肢的运动与感觉。当组织发生退变时,韧带、关节囊失去了弹性,椎间盘发生膨隆或突出,腰椎骨组织增生形成了“骨刺”等,这些变化都可能造成腰椎管的腔径和容积的下降,甚至压迫走行于其间的神经组织,造成“间歇性跛行”及腰腿痛症状。
3、腰椎关节错位
人的腰椎之问由关节连结着。当腰椎关节错位后,改变了椎间孔的形状,也改变了神经根出口处骨纤维孔和骨纤维管的形态,还改变了腰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原有状态,因而造成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激惹,引起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
该如何预防腰腿痛呢?
1、多食两素
两素是指维生素和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B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有些脂溶性维生素易引起缺乏,应适当吃些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饮食研究发现,60—90岁的杂食人群中有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常年素食的人只有18%的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则是腰腿痛发病的病理基础。因此食谱中增加素食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2、擦腰
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手握拳,拳眼,即握拳的拇指和食指侧,贴着腰部用力上下擦动。擦动从骶部开始,从下往上,尽可能高,擦动的速度要比较快。擦数十次,直至觉得皮肤发热为止。
3、揉臀
体位同上。用一只手掌的大鱼际处贴着同侧臀部,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地揉动数十次,然后用另一只手揉另一侧臀部。有疼痛的一侧臀部要多揉。
4、睡硬床
选用硬板床较为合适,使用时可在床板上铺放被褥增加舒适感,同时又能维持腰椎的合理生理弧度。
5、直起腰
坐的时候,腰部直起来,要有三个90度,即屈髋、屈膝和屈肘各90度的位置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功能位置上,相对放松状态下,这就不易劳累。保持正确坐的姿势,避免增加腰椎间盘内的压力。
正确的的体位以及姿势,并且不停的去变换,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腰椎弯曲的正常,而且还能有效避免腰腿疼痛的发生。日常保持正确的姿势体位,如“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等;站立、坐位每30分钟左右更换一次体位。
6、蹲下来搬东西,靠腿用力起身
日常生活难免需要抓取重物。不正确的抓取姿势;会增加腰椎应力,可能损伤腰椎小关节及腰部肌肉,引起腰椎退变加速。抓取重物时正确的姿势应先蹲下,抓住重物后再站起来,减少弯腰,减少腰肌受力过大,主要通过腿部力量作用来抓取重物。
7、少穿高跟鞋
特别提到女性长期穿高跟鞋更容易腰腿痛,建议女性穿鞋以平底鞋适宜,舒适且对人体好。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